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,大家能静下来思考一下生活。
在巴黎、在伦敦、在曼哈顿、在东京,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,人们都前所未有地开始关注生活,关注生存空间。作为生活与生存最重要的载体,“房子”承载了每个家庭所有成员的喜怒哀乐,也承载了每个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希望。
那么,理想的房子该是什么样?

如果把目光放远,时光拉长,人们可以更理性地审视这个问题的意义。事实上,在一场罕见的大疫之后,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21世纪20年代开局之年,这个问题早已被抛给了包括地产商、建筑师、服务者、居住者在内的每一个人。
梳理人居的历史,会发现房子绝不只是房子。居住是一种社会需求的进化,体现一种需求,引领一种理想。
<<<01
房子需要满足
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
房子自诞生之初,就背负遮风挡雨、护庇安全的第一责任。自然界中不可抗因素太多,看得见的猛兽,看不见的雷电,都会给人的生存造成威胁。即便病疫流行之时,如果有一方小小的空间可以躲避,那也是最切实的安全措施。
没什么比安全感更重要的了。
安全感衍生到后来,房子就成为与巨大外部空间相对应的内部堡垒。它成为每个人内心安全感的外化。哪怕外部恶浪滔天,一所房子也可以在极端情况下,成为退守的诺亚方舟。
这次疫情再次告诉我们,一所好房子有多重要。

目标再提高一点,这处房子必须是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域之内,最具核心价值的区块。
与此同时,更大的挑战在于,除了满足安全之外,它还需要配置与时代匹配的所有美好生活元素。甚至包括精神上的美学与诗意的需求。
而这是最难的。
有没有房子,能满足上述对于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?
<<<02
房子的进化史
就是美好需求的不断升级
回望品质人居发展的历程,中国用二十余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百余年的征途。
这与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。可以说,居住的历史,就是一部经济社会史,也是一部城市发展史。
从一滴水里见阳光,从一片绿叶里见春天。我们不妨借助人居“豪宅”的角度,来看看它的营造历史与社会潮流变迁。

在这里,“豪宅”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,代表着至少中级以上的品质与水准。之所以选择“豪宅”为观察角度,是因为这一层级的房子,能更敏感地体现出社会的需求变化趋势。
源起于浙江的绿城,在“豪宅”营造史上与整个社会变迁、民众居住与审美变化关系密切。我们不妨就从绿城看看房子发生了哪些变化。

看山是山 看房是房
杭州桂花城,绿城的代表作,其经典的小洋房、硬景园林,在商品房建筑出现的早期,给人们带来了新颖的认知。
桂花城的成功,夯实了绿城追求完美的品牌基调。绿城带着“创造城市的美丽”这一使命,若干年里,一次又一次刷新城市的人居面貌、人文美学。
品质,永远是品质。

绿城部分项目实景图
“我不能给你最低的价格,只能给你最高的品质。我宁可为价格解释一阵子,也不愿意为质量道歉一辈子。”
这是绿城创始人宋卫平说过的一句话,也是绿城人的信仰。绿城对于品质的严苛,伴随着城市居住产品一同成长,口口相传。
对于品质的苛求,绿城至今没有变。所谓的理想主义,所谓的匠心精神,在品质这块基石上牢牢地站稳脚跟。

看山不是山 看房不是房
品质之上是什么?
美学。
绿城品牌是从美学角度持续打动人心的。坚持以“创造城市美丽”为使命的绿城,早在第一个作品杭州桂花城时,就将“颜值”作为价值赋予建筑。杭州桂花城,以暖色三段式立面,灰色坡屋顶,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经典。从北京御园开始,结合法式宫殿建筑和帕拉迪奥十字圆厅户型布局的平层官邸,成为了绿城多层的典范。

绿城在二十多年间打造的作品,历经时间打磨而依然不褪色。
人文主义的美学标准,赋予这些建筑历久弥新的价值。

绿城·杭州桃李春风
从杭州云栖玫瑰园开始,绿城的别墅作品在人们心中埋下了一丝期待。从杭州桃花源,到获得建筑奥斯卡“金块奖”的杭州江南里、风靡全国的83㎡中式小别墅杭州桃李春风,无一不体现着绿城营造当代中式别墅的美学。
绿城在这种美学理念的引领下一路创新,并因此而充满蓬勃的生命力。例如,“桂语”系列叠墅产品,成功地将经典设计与现代生活气息融为一体,满足了都市人群对理想化居住场所的新的追求。

绿城·宁波中心
2006年,以春江花月为代表的一代高层作品,第一次把社区和城市环境有机融合;西溪诚园、蘭园、蓝色钱江等经典二代高层,秉承“精细、安定、恒久”的产品理念,做出了更多提升。
绿城的二代高层,房子外立面采用新古典主义的典雅“三段式”,简洁的横向线条、大面积的玻璃窗,整体极具艺术性。盘内园林景观,则严格遵循一种营造标准:强调中轴对称,要“可赏、可游,可玩”。

绿城·杭州西溪诚园
对于一座城市来说,建筑会在大地上存在数十年、上百年,建筑之美构成城市之美。对于绿城来说,这种超越时间的建筑之美,同样是一个有理想的房产企业的永恒追求。

看山还是山 看房还是房
“美”如潮水,随风向而变迭。如果说,单纯以“美”的追求为浮标,房产品就有可能滑入少部分人士对于“大”“豪”“奢”等需求的话,那么绿城品牌所一贯秉持的人文价值,将房子的美学导入了更高层级,即是“理想生活的意境”。
大而无当,豪而不精,奢而空洞。只有跳出房子本身,才能发现生活的巨大价值。

宋卫平
宋卫平早在许多年前,在大多数地产商仍孜孜以求建筑本身之时,就前瞻性提出,绿城要从“造房子”转向“造生活”。
“绿城的房子,不是一砖一瓦的简单叠加,它是有感情的。”宋卫平认为房产不应该只是建筑的躯壳,房子应该是人性化家园和终级的人文关怀。
理想主义者总是看得更远。人生的追求,精神意义的丰厚,这些难道跟房子没有关系吗?
从柴米油盐酱醋茶,到琴棋书画诗酒花;从吃喝玩乐,到衣食住行,一群乐于追求理想并勇于创造美好生活的人,更加热爱绿城。

一万个人,就会有一万种生活。不同的人对于生活有着不同的见解与需求。而每位业主的生活与精神需求,成为绿城思考的原点。
房子之内,屋檐之下,是一整个的生活。
“惟有生活最珍贵。”好几年前,绿城已经提取了“生活”这个元素,使之成为房产品的内容之一。经过数年间不断调整组织架构,“生活”的份量在绿城的价值观里越来越举足轻重。

反应到房子来说,绿城的园区设计也紧紧围绕着生活理念而展开:邻里交流是否方便,休闲空间、公共书房、童玩空间、棋艺馆、健身区,能不能成为邻里之间的会客厅;园区配备了高颜值的泳池,每年夏天针对孩子们的“海豚计划”游泳培训公益活动,该活动用11年时间,让13万名业主孩子学会了游泳!这就是绿城的价值观,是源于生活、高于生活的社会理想。
网上有人说,自从知道了绿城“海豚计划”这个事情后,就觉得这辈子一定要住上绿城的房子。为什么?因为绿城是把“生活”两个字,真正贯彻到了房子当中。这就是绿城手笔。

宁波绿城“海豚计划”
这是当下精英人群,对于房子的第三阶段追求。回归本质之后,山回到了山,房也回到了房。房子是人的栖居,既是身之居,也是心之居。透过浅层的诗意表面,直达内心深处的诗意渴求。不管是绿城的叠墅、高层还是中式院子,绿城一次次让人眼前一亮,似乎那些房子总能一下准确地击中所有品质生活人群的内心。原因,也许正在于此。
<<<03
当房子被赋予理想
目光早已超越一城一地
让我们重新回到开始的问题:经历过疫情大考之后,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该是什么样?
这次我会用“凤起潮鸣”作为例子。“凤起潮鸣”原先是杭州市中心的一个项目,后来成为绿城的一个产品系列。

凤起潮鸣府(示意图)
它是杭州最精贵的地块。
凤起潮鸣府位于杭州老十门内,是杭州近六年推出的唯一住宅用地,也是杭州历史上繁华所在、文脉所系。
其次,它是绿城致敬城市的作品。
“凤起潮鸣”的战略意义,作为高端生活营造上的落地样本,它是一个时代样板,一个城市的样本。

凤起潮鸣府
作为诗意生活意境刻画的高手,绿城将中国文化和美学的巅峰意境融入了凤起潮鸣府。在凤起潮鸣府呈现出来的,无论是一杆修竹、一块石头、一面墙壁,都是大师之作,都是杭州这座城市的人居代表作。在那块寸土寸金的城中心里,有园、有林、有中式宅邸。它是苏东坡“开门而出仕,则硅步市朝之上;闭门而归隐,则俯仰上林之下”的当下生活呈现。
在绿城对于好房子的价值体系中,最珍贵的永远是对生活的信仰。很多人相信,好的空间具有好的气息,也具有向上的力量,这对居于其间的人是一种强大的暗示与激励。好空间携带幸福力,助推生活的品质。

绿城·宁波凤起潮鸣(示意图)
一个时代的生活美学,必定是由上层社会引领的。“凤起潮鸣”将敏锐地洞察峰层人群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极致需求,用房子这样的外在形式呈现出来并给予创造性的满足。
当房子化作诗,生活也就从此开始。
特别说明:
本文为品牌宣传资料,不作为要约或承诺,具体以各项目实际为准。本公司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。出卖人与买受人之间权利义务,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内容为准,本资料所发布的内容为2020年03月25日前的信息,敬请留意最新资料。本文发送日期2020年03月25日。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涉及版权问题,请后台联系小绿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