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决定投资到首批口罩下线,碧桂园用了25天时间

 资讯中心     |      2020-03-11 10:18

口罩机、耳带机、包装机同时开动,卷着熔喷布等原材料的卷轴缓缓转动,一只只口罩从机器中吐了出来……在佛山市顺德区,碧桂园投资的医用口罩生产线已开工多日。

新冠肺炎疫情下,防护物资紧缺。在广东,包括广汽、比亚迪、美的、格力等多家实力企业均已成功转产口罩。不过,在众多转产口罩的企业中,碧桂园的身影显得十分独特。

从决定投资到首批口罩下线,碧桂园用了25天时间

房企为何能“制罩”

2月10日,碧桂园研究决定投资医用口罩生产线。

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碧桂园立即从海内外多地采购口罩物资用以支持抗疫一线,同时采购的口罩也提供给企业自身复工复产和社区防疫人员。不过,作为一家拥有数万名员工的企业,碧桂园采购的口罩仍非常吃紧。

两周前,南方+记者在碧桂园在穗社区采访时,物管人员曾表示,尽管公司提供的口罩相对够用,但可支撑天数仍非常紧张。

从决定投资到首批口罩下线,碧桂园用了25天时间

这或许是碧桂园决定投资生产口罩的重要原因。与此同时,碧桂园多元化布局的机器人业务,建立投身机器人研发制造的博智林机器人公司,也为这家房企自主生产口罩提供了可行性基础。

博智林旗下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博方众济承担起建立口罩生产线、生产口罩的重任。根据碧桂园内部公号“疯狂智酷”透露,博智林和博方众济组建了一支40人的口罩生产专项工作队伍,并开展生产合作方洽谈、口罩销售资质申请认证、生产场地安排、原材料及产线设备采购、口罩包装设计、销售工作铺排、财务资金核算等系列工作。

25天集齐生产线

尽管博方众济负责医疗机器人研发,属于医疗健康产业成员,但生产口罩对这家企业来说仍是全新命题。

设备采购过程可谓“一波三折”,在决定生产口罩的2月中旬,国内多数企业仍处于停工状态,采购团队马不停蹄地为口罩顺利投产抢时间、找资源,在广州深圳等地寻边各供应商,最终历时五天将两台生产设备带了回来。

从决定投资到首批口罩下线,碧桂园用了25天时间

从2月20日起,来自博智林机器人智能制造、建筑智造研究院及博方众济的15名员工开始对口罩生产设备进行安装调试。对他们来说,口罩机、耳带机、包装机器却是第一次接触,经验缺乏,调试中也遇到很多困难。

据“疯狂智酷”透露,单是口罩耳带到底是折起来朝内还是直接朝外包装,都会影响出货效率,为此他们进行了反复实验。与此同时,据南方+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,由于当时熔喷布等原材料供应紧张,物流运输也尚未完全恢复,因此等待原材料也花费了一定时间。

从决定投资到首批口罩下线,碧桂园用了25天时间从决定投资到首批口罩下线,碧桂园用了25天时间

到了3月5日,碧桂园的口罩生产设备终于调试完成,原材料采购也基本到位,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,首批10000个“博方众济”牌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成功。新生产的口罩包装完毕后立即发货,到了3月6日,碧桂园海南区域第一个收到了碧桂园自产的口罩。

从决定投资口罩生产线到首批口罩下线,这个“从无到有”的过程,碧桂园用了25天的时间。南方+记者了解到,碧桂园自主生产的口罩将支援抗疫一线,同时确保员工、合作伙伴、施工企业的口罩供应。